重慶南路書店新舊書都有,是書迷淘寶聖地。(本報資料照片)
國際學舍是當年舉辦書展、學生交流聯誼等的重要場地。(本報資料照片)
翻開一本本少年時期的相簿,看到我那些個樣子¯¯高職畢業晚會上模仿瑪丹娜全場飛舞、一次拿下三項藝文比賽獎狀的意氣風發、剛認識寫詩友人們的誇張打扮、也有充當攝影朋友試底片的沙龍藝術照、大學時搞劇場的胡鬧嬉戲……一件一件好玩的事,不同時期遇到的朋友,都在眼前生動了起來。
搶到天價夢幻書
二十幾歲,已經是我生命中的一半了,但那時我已在詩友的小圈子中,因爲寫詩跟收集絕版詩集、還有寄售大家自費出版的書籍,而有了很不一樣的生活面貌。拿着二十歲生日的聚會照片,切到那一天一夜的畫面;彼時我已和衆多詩友辦了「薪火詩社」,詩友們來自社會各種不同階層,散居北、中、南部,平時只有在編審下期投稿作品時,大家纔會聚在一起。那天,幾個愛護我的哥哥姊姊幫我籌了一個盛大的生日會。熟人、還有想認識其他詩友的新朋友,總共帶來三個蛋糕,偌大的客廳在十幾個小時內都是滿滿的客人,有人先走了、也有人半夜或凌晨才加入的。就這樣,從傍晚一直到隔天中午,留下來的人還一道出去吃中飯、逛舊書攤。
但現在他們跟我聊起,「好像到艾琳家辦批鬥詩大會、薪火詩刊例行審稿、編詩、聊天,總被她拉到舊書攤淘寶做結尾。」看着近年來絕版書水漲船高,朋友們都慶幸,當初跟我淘寶得早,不然手上就沒這些天價的夢幻書了。「可是,你怎麼有那麼多聽都沒聽過的書呢?」因爲我收書多集中在文人聚集的大本營呀。
板橋南雅市集、光華商場、國際學舍、臺大公館的巷弄、汀洲路、新舊書皆有的重慶南路……範圍沒出大臺北,竟在二十歲以前已經淘了數百冊的詩集。掐指一算,從十三歲開始,我便購買與閱讀現代詩集,彷彿傳承了寂寞的神秘儀式,在各個可能有詩集的地方出沒,狩獵知名或默默無名的詩集,就這樣把我心中流落在外頭的鑽石、珍珠、半寶石、奇石,逐漸餵飽牆上的書架。二十歲生日的聚會,很多外地的詩友,是衝着來我家看這些寶貝的。
那可是沒有網路的時代。找書、看書、聚會,都得親身花時間、到地點,躬逢其時的1980、90年代。基於收藏獨佔的原則,離家最近的板橋南雅書店羣落,我總是幾天一次搜尋,且已經跟各位老闆結交成熟友,平時他們一收到詩集就先放着,等我去篩選後再釋出於店內,以免帶詩友去淘的時候,被別人買走。
光華商場隨機尋寶
至於公館、汀州路、國際學舍、光華商場,真的就是隨機尋寶了。年輕一代的可能會懷疑,我說的光華商場是現在專賣3C科技的地方嗎?是的。光華商場有近20年時光是專賣二手物件、骨董、色情錄影帶、盜版寫真和漫畫、流行音樂錄影帶、卡帶、光碟、禁書禁片的大本營。各路懂得門道的買家,在這裡各取所需,很容易從外表跟氣質,區分出他們屬於哪些族羣,是臺灣還冠着世界盜版之王的大巢穴。在有網路拍賣前,光華商場可是國際皆知的超超級黑市呀!
那麼國際學舍又是哪裡?1975年以後出生的人大概就陌生了。它就是現在的大安森林公園。那裡原是一片沒有土地產權的眷村,算是緊鄰臺師大那些有分到國民政府、兩所大學特別照顧的教授、公務員宿舍之外,被安置的臨時住宅,有些是當初政府睜一隻眼閉一眼,讓基層教職跟公務員或軍兵住的違章眷村。在面向信義路有一幢很重要的藝文場所¯¯國際學舍,是當時舉辦書展、學生交流聯誼、商展、舞會等等的綜合場地,其重要性可比現在的世界貿易中心。它的兩旁聚集了許多家裱裝店、書報攤、小吃、雜貨,以及二手書店。知名舊書店「舊香居」的初始店也在那裡。
由於那時板橋到信義路的交通要來回三小時,我每每在上午開店時即報到,中午找家北方面食應付一餐,便又繼續尋寶。特記得那裡的蔥油餅、水餃、菜盒子、大滷麪、酸辣湯,充滿了東北味。麪條水餃皮跟辣椒醬,都是每家小店的獨門配方,是我這種中學生最物美價廉的飲食饗宴。有時我也被商展便宜而豐富的產品吸引,進去國際學舍展場買一兩色什貨,筆記本、圍巾、襪子、文具、食品……出來時總是肩上一個包,放淘來的書籍、手上拎着一兩個袋,沉重又滿足地踏上歸途。
走過國際學舍舊址
至今我還記得方正的場地,中間是主展區,與外圍攤位隔出一個口字型,除了方便民衆遊走的動線,有時也同時舉辦兩個不同主題的活動,文武市同於一處,非常熱鬧。彼時臺北很少大型展場,國際學舍就像現在的世貿館,使用功能跟切換主題的展非常密集。包括前兩屆的中國小姐選美也在這裡舉行喲。1992年這一大片雜亂無章的軍眷臨時棲所,開始從國際學舍拆起到1994年舖上草皮、種上樹,經過二十年變成臺北市的綠肺公園。
這麼多年過後,我曾在溫州街的豐年社擔任總編輯,常常下班從「農學大樓」走路兼運動,到忠孝新生路口搭車。經過新生南路這一大片公園綠地,常常有物換星移的感慨。天際線變了。從前買書過程,我很少擡頭看天空,眼睛總埋在一落落、一堆堆的舊書中,而雙手更是忙碌搬着、挪動着壓在上頭的書,深怕一本詩集就隱身於雜沓的書堆裡。於是,總在搜尋最後一家店,袋子裝滿了收穫時,才擡頭看一下天色,常常已夕霞滿天。不像現在的大安森林公園,各種綠意高高低低鋪成一張活色紙,藍天一大片、陽光活豔豔,就是夕陽也放大好幾倍……可是,當我走過信義路國際學舍舊址之處,總有一種魔幻的感覺;那裡,彷彿是被「結界」封印的一塊魔法之地,有我因爲找詩的身影,還在尋找着,永遠欠缺的詩集……那是當年文青的我,修練閱讀與淘書的寶藏地。